九九重阳节,秋光胜春朝。10月26日,闽清一中组织退休老教师踏上东桥村一日游征程,在自然野趣与千年文脉中,共度了一段温馨而厚重的时光。

第一站:朱山湿地公园——与自然的诗意邂逅
旅程始于朱山湿地公园的青绿画卷中。这片依托库区资源打造的湿地秘境,藏着最灵动的秋日生机。老教师们沿着栈道缓缓前行,呼吸着清新空气,时而驻足拍摄光影,时而闲话往昔,自然的静谧与重逢的喜悦在此交融。




第二站:官圳村孙氏宗祠——触摸家族的传承脉络
走进官圳村孙氏宗祠,飞檐翘角间皆是岁月痕迹。作为宗族文化的载体,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先辈的故事。老教师们细细端详匾额与碑刻,在古朴的建筑格局中,感受着“慎终追远”的传统底蕴,也不禁忆起自己执教生涯中传承知识的初心。



第三站:义窑青白瓷文化展示馆——解码海丝的瓷韵密码
“天青色等烟雨”的诗意,在义窑青白瓷文化展示馆有了具象答案。作为福建宋元时期规模最大的青白瓷产地,这里的每一件瓷品都承载着海上丝路的记忆。从莹润如玉的青白釉色,到巧夺天工的执壶器型,老教师们认真聆听讲解,探寻着古人制瓷的智慧,更感慨闽清这片土地上“窑火千年不熄”的文化韧性。



第四站:官圳村五株古榕树群——仰望岁月的生命奇迹
官圳村的五株古榕树群,以虬劲枝干书写着时光传奇。老教师们围站在古树下,轻抚粗糙的树皮,仰望遮天蔽日的浓荫。这些历经风雨的古树,恰如深耕教育的他们,默默扎根一方,孕育出满枝繁华,彼此眼中皆是对“传承”二字的共鸣。






第五站:窑村墙壁瓷文化——遇见创意的古今对话
旅程终章定格在窑村的墙壁瓷文化景观。废弃的瓷片被巧思拼接成壁画,古老窑火与现代创意在此碰撞,让千年瓷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重生。老教师们漫步其间,在瓷片的斑驳纹理中,读懂了传统文化“活在当下”的生命力。


一日行程,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,更是情谊与敬意的传承。老教师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欢笑返程,身影被夕阳拉长。愿这份秋日暖意常伴左右,祝各位恩师福寿安康,笑口常开!
供稿|祝 鸣
编辑|瞿 荣
复审|林青松
终审|汤丽雯